手脑并用  学做合一
陈毅

叶仲斌校长率队到外语与国际教育学院走访调研

【时间:2022年04月08日 17:20】 【栏目:校园新闻 【来源:外语与国际教育学院】 【编审:党委宣传部】

4月7日下午,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叶仲斌,党委副书记成和平,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保县率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和党政办公室领导一行8人到外语与国际教育学院对学校“三个大会”精神落实情况进行走访调研。学院领导班子、各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等15人参加了调研座谈。会议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刘辉主持。

常淑丽院长代表班子从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内涵建设、聚焦教师发展和学院未来展望四方面对学院落实“三个大会”精神采取的具体举措和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期间,青年教师曾筝以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丝路英语》“设施联通”单元的教学设计为例,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大学英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创新,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复合能力的探索和实践。

叶仲斌校长认真听取了学院汇报,深入了解学院目前状况和实际问题,充分肯定了学院前期的工作成效,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制订好学院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规划与路径,“做强、做实、做活”基层院系。二是要压紧压实课堂学院日常运行与基本建设的主体责任。三是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教师主力军的内生动力,释放活力,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与幸福感。叶校长再次强调,学院要认真落实学校“三个大会”重要精神,抓单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进一步做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有利于教师的健康成长,有利于良好生态建设,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教务处王小兰处长表示,教务处与学院会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等领域加强沟通交流,配合学院发展规划,做好教学资源保障。梳理教学管理流程,实现进一步简政放权。同时与学院一起攻克难关,实现一些突破性任务。科技处李成大处长希望学院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做实科研育人,提升科研水平,推动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毕业设计,从而实现科研反哺教学。此外,要思考契合本学院发展的科研管理办法。人事处吴亚梅处长指出,学院要落实师资建设主体责任,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将其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要稳步提升学院师资结构,加强学科带头人、课程负责人的培养,同时要思考宜宾校区大学英语课程与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保县指出,学校要进一步依靠学院,放手学院,建设学院,因此学院要找准对标竞进的学校,制定目标和发展规划,绘好蓝图,在“全国一流、四川引领”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他鼓励学院继续推进国际商务专业双语班教学模式改革,打破专业、学科、学院壁垒,充分发挥外语学科优势,积极探索跨专业、跨学科合作。刘校长充分肯定了学院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特别提到《丝路英语—漫谈一带一路》课程在智慧树教育平台与学习强国平台上的影响力,认为这门课程为成都工业学院打出了一张响亮的名片。

党委副书记成和平指出,学院要找准短中长期定位,推进落实“三个大会”精神,有序开展工作,做强、做实、做活二级学院。把公共基础课作为主体任务,谋划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在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方面,加强研究,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学生的考研需求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在队伍建设方面要重视有影响力的带头人的培养。学院要克服种种困难,确保“三个大会”以及干部务虚会精神落地做实。

会上,参会教师就教学、科研、个人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校领导认真听取了老师们的发言并进行了回应,要求学院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找到立足点,在自身的发展中彰显工科院校的底色。他鼓励学院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引导全体教师认清校情,跟上时代步伐,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四川引领”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而奋斗。

(撰稿:高颐心;审稿:刘辉,常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