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航天精神,激发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在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人民网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甘肃、四川两省共同开展“中国空间站,等你来出差!”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活动。郫都校区和宜宾校区团委直属学生组织、学生会各部门、学生社团等团学干部在线观看了航天精神思政大课。
团学干部认为,通过学习思政大课,更加了解国际航天工程,作为中国人倍感振奋和自豪,未来国家航天事业将会突飞猛进,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要关注国家航天工程,钻研专业学习,一起努力为实现国家“航天梦”不懈奋斗。
唐方建,宜宾校区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2020级飞控信息2班:
我国航天事业在一代又一代先驱者的努力下,达到今天的世界领先水平。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做航天精神的传承人,做航天故事的讲述人,我们要积极发扬航天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努力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力量,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宗洁,校团委组织部副部长,2020级2007721支部团员:
中国太空事业的建设者们,以他们的奉献、创新和辉煌的成就,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和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采。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中国国内各行业中投入和产出比率最高的行业之一,而且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具有头等的重要性,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的航天部门多年来始终保持着中国革命的精神:以大局为重、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最终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一支重要航天力量。中国航天事业所创造的这些有形和无形的财富,是我们这个民族不竭的物质和精神宝藏;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应该像过去的长征精神一样,成为中国现代的进程中所有行业的楷模。
曹融融,宜宾校区学生会文体部副部长,2020级智造4班:
在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我们在中国空军生日的今天,听了王浚教授的“中国空间站,等你来出差”的思政大课。我们更加清晰了中国航天精神,也更加明白了传扬航天精神的重要性。就如王浚教授所讲述到的几个点:中国航天员从如何保证自己生命健康到不断刷新世界记录;从一无所知任人欺凌的航天小国到现在屹立不倒的航天大国。我们中国航天人将一往无前的勇气变成了善于创造创新的锐气。
李菁,校团委青年志愿者服务干事,2020级工业设计2班:
发扬“原得此生长报国”的爱国精神。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初期,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许多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坚定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的思想,将对事业的追求融入国家的需要,继承前人爱国奉献的传统,以国家和民族需要为研究导向,在科学报国、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实现个人、事业、国家的完美融合。
郭明杰,宜宾校区学生会外联部副部长,2020级城市地下空间工程4班:
今天,王浚教授讲解了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给我们说了航天器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技术,二是为我们介绍了中国的航天发展史。从1970年到2022年,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在这些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航天科研人员和前辈们的努力奋斗,我们要用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成果向他们致敬!未来中国航天也必将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中国贡献。
鲁浩宇,成工跑者协会后勤部部长,2020级视觉传达设计2班:
通过学习课程,我感受到了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正在蓬勃发展,我们要抓紧时间全面建造我们的空间站,打破外国对我们的技术限制,我国依靠自己的努力,航空航天事业在国际地位上得到了重大的提升,我们能停下脚步。这也是在告诉世界,中国航天的征程并不会止步于此,“高擎红旗展国威,伴星环顾千里短”,我们要大步向前。
陈亮,宜宾校区求是共进社社长,2020级网络工程1班: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祖国幅员辽阔,解放军叔叔把边境守卫的固若金汤,让我感觉,我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从“方红”一号拉开中国探索宇宙、和平利用太空的序幕开始,中国人民不断进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航天成就。在这特殊的一年,让我们学习航天精神,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不怕困难、战胜疫情!在那一穷二白的年代,航天人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和励。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只有以艰苦奋斗作支撑,我们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进步,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永葆生机活动。我们也要秉承前辈们的精神,在特殊时期克服一切困难在家认真的、刻苦的、的各项事业才能永葆生机活动。我们也要秉承前辈们的精神,在特殊时期克服一切困难在家认真的、刻苦的、坚持不懈的完成学业,将来才能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胡桃源,棋盘协会干事,2021级工业设计2班:
在观看完本次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后,我深入了解了我国的航天发展史,从无到有,中国航空经历了曲折,探索,不断发展,在研究途中我们的航天人为我们国家航天事业付出了重大的贡献,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十分自豪,这也激励我要努力学习,为将来中国的科技建设贡献一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天空会属于我们国家会属于我们年轻一代。
李乔,宜宾校区数学协会会长,2020级通信工程2班:
王浚院士给我们介绍了中国航天的发展事业,从无人到有人,从短时间到长时间驻扎太空,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同时也离不开我们航天的工作者,是他们日以继夜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今天的航空事业的盛世,看到太空的美丽,同时我们当代大学生也要认真学习体会航天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勇于攀登高峰,不怕艰难困苦,克服困难。
(撰稿:李玥燃,审稿:马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