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脑并用  学做合一
陈毅

外语与国际教育学院多语种教学党支部参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

【时间:2022年08月08日 10:21】 【栏目:校园新闻 【来源:外语与国际教育学院】 【编审:党委宣传部】

8月5日,外语与国际教育学院多语种教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同志参加了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该培训是《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培训的重要板块。培训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材处处长张文超主持,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龚云教授作了辅导报告。

报告中,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指出,要明确党是领导一切的主体。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同时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坚持人民至上是一体两面关系,需要彼此理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人民至上,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明显的实质进展。要真正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必须使“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做到知行合一。这需要真正做到认清、认知、认同和认真。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在辅导报告中对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十个明确中的“四、五、六”明确进行了内容解读,分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以及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同时,秦宣教授还介绍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科学内涵及辩证关系,以及如何统筹推进。

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龚云教授指出中华文明于中华民族发展、中国文化创新、世界文明共存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集中凸显了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是增强历史自觉、掌握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文化自觉、推进文化创新、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需要。中华文明的漫长演进历史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是增强政党自信、国家自信、民族自信的宝贵资源。全面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是深刻把报中华文明演进逻辑、揭示中华民族发展规律、展现中国人民精神创造图景的基本途径。

多语种教学党支部教师们在聆听讲座后纷纷表示:结合《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教材,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学思践悟,掌握其深刻的内在逻辑,秉承守正创新精神,使用和掌握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焕发中华文明时代活力。

通过此次培训,老师们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深入理解了“三进”工作要求和《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教学要求,对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将认真担负外语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责任,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撰稿:曹静婕;审稿:刘辉、林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