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脑并用  学做合一
陈毅

中国共产党成都工业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关于《成都工业学院加强内涵建设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决议

【时间:2018年10月21日 14:20】 【栏目:学校领导讲话 【来源:成工院管理员—宣传部】 【编审:党委宣传部】

中国共产党成都工业学院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经过审议,决定批准《成都工业学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大会认为,学校自201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在上级党政及学校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强有力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下,建立了以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的内部治理框架,围绕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了科学的发展战略,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了一支充满活力、具有良好发展态势的教师队伍,提升了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拓展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加深了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以及兄弟院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资源共享领域的联系和合作,学校事业诸多方面均有突破,为学校实现第一次党代会各项战略决策部署发挥了积极作用,大会对学校党政班子所作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大会认为,随着国家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四川省部署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学校必须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主动融入行业产业和地方,创新发展,增强改革动力,破解发展难题。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新时期,本科办学承担了培养建设社会主义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学校必须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面临了地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建设新发展和新要求,必须下定决心,处理好规模和发展间的辩证关系,坚持走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努力。

大会同意,《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结合四川省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牢固树立“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理念,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高校

发展思路为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坚持“根植地方、魂在应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办学思路,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合作、内涵特色、质量为要”办学原则,以内涵发展、改革发展、创新发展和协同发展为发展路径,把握“厅委共建”战略机遇,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学校现代大学制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学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实践教学和学风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总体目标为逐步实现学校“三步走”发展目标:到2020年,以通过合格评估为标志,建成在区域和行业有一定优势、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合格本科学校;2030年,以学校形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四川实践样本、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为标志,建成省内知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学校;2050年,将学校建成为一所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高等学校。

阶段性目标为通过五年的时间,以学校“厅委共建”体制创新取得系列成效、协同育人模式形成长效机制、基本具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条件、进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等为标志,在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产教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进一步筑牢我校在产业行业中的优势地位,彰显我校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学校建设成为四川省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为最终顺利实现“三步走”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基本原则为坚持内涵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提升部位。坚持改革创新,推进整体协同发展。坚持服务地方,深化校地校企合作。

大会明确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建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章程为核心,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以产教融合为目标,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健全质量标准、保障体系及其长效机制。以高素质高能力为标准,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全力构建应用型科技创新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精细化学生服务与管理体系。以实现对教育教学的支撑和保障为依归,着力提高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以有效利用为目的,优化内部资源配置。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提升后勤保障能力。以开放提升为动力,推进应用型本科和行业特色类高校建设。同时提出了保障措施和推进机制,确保五年内把学校建设成为四川省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高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