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脑并用  学做合一
陈毅

科研团队评审工作报道(三)-“电火花机床及技术”科研团队评审工作顺利完成

【时间:2013年11月13日 16:46】 【栏目:新时代高教 【来源:洪明】 【编审:党委宣传部】

    11月8日下午,科技处组织专家组对“电火花机床及技术”科研团队进行了评审,专家组由成虹,邱士安,刘兆有、李华志等四位机电学科教授组成,成虹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电火花机床及技术”科研团队成员、部分申报科研团队的带头人及学校科研骨干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
    此次科研团队的评审工作是依据学校“关于科研团队评审工作的通知”要求,科技处安排专家提前一天预审材料,专家组严格按照评审流程进行评审。会上,团队带头人胥宏和洪明教授就本团队的研究方向、学术水平、团队构成、研究基础、建设目标等内容进行了汇报;专家组对该团队的科研设备、科研场地及科研成果进行了现场考察;成虹教授组织专家组完成了现场询问答辩和专家组讨论及评分工作,最后专家组向科研团队反馈了团队整改意见。

    在评审过程中,专家组重点对“电火花机床及技术”科研团队的学科归属、研究方向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专家组指出,科研团队建设首先要支撑学校学科发展的总目标,因此在学科归属方面应与学校本科专业规划及学科设置吻合;研究方向选择应结合团队带头人和骨干成员的科研基础,在充分研究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学术研究方向的基础上,瞄准交叉、边缘以及新兴学科的学术方向,立足长远发展、合理规划。
    在专家组向科研团队反馈意见环节,成虹教授代表专家组提出了三点改进意见:1、在进一步明晰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完善支撑该方向团队基础的可行性论证;2、要加强科研方面的校外合作,并完善规划思路;3、依托单位的支持在材料中需要加以明晰。
    科技处邱士安处长对本次评审工作进行了总结。邱士安处长认为,本次评审工作作为我院科研团队评审工作的试点,即较好的完成了评审任务,同时也让参会的团队带头人和学校教师了解了学校团队建设的思路。“电火花机床及技术”科研团队在提出申报以前,洪明教授已经带领该团队运行了近一年,本次申报校级科研团队首先要将团队的运行机制固化下来,使团队从业余、随机的的科研活动状态过渡到有序、高效的科研工作状态中来;科研团队的建设不仅要靠依托单位和学校的支持,重要的是自身应具有造血功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团队既要在省内学术界达到一定高度,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也能取得重大的成绩,从而才能保证团队的凝聚力,支撑科研团队持续发展。
    最后,邱士安处长强调,成都工业学院的科研团队建设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每年申报评审一次。各团队一定要有建设在先,良好运行的基础上申报校级团队的思路。无论“电火花机床及技术”科研团队是否通过本次专家评审,团队成员一定要继续努力开展团队科研活动,力争早日获得学校的立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