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脑并用  学做合一
陈毅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在南充召开

【时间:2011年12月21日 14:58】 【栏目:新时代高教 【来源:张雪峰】 【编审:党委宣传部】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于12月15-16日在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举行。为了学习贯彻落实国家、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高教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建设步伐,促进我省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本届年会以“转变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题,与会代表围绕大会主题,就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从人才培养观念到人才培养模式、院校教育实践经验分享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卢铁城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部主任王小梅教授,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唐朝纪教授,以及来自省内8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卢铁城会长作了题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全社会极大重视,作为高等教育,首先应从认识上着手,转变观念,增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他重点强调:人才培养观念的更新应当包括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系统培养的观念、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观念、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教育思想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举的观念等八个方面,并需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制度、教学方法手段、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等五个方面创新使人才培养观念的创新落到实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部主任王小梅教授的报告主题为“提升教育科研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她在介绍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近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之后,归纳指出:高教学会除本职工作外,应该考虑扩展其职能,如何结合社会力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她还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会刊《中国高教研究》的情况,希望高校重视科研工作,提升教育科研质量,以科研促教学。最后,王教授就如何“提高高教质量”谈了自己的看法,她提出要两个“关注”,即关注教师如何教,关注学生如何学。教师和学生是学校两大主体,只有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教质量。
    西华师范大学校长陈宁教授在会上作了“现代大学治校理念下的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报告,他从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等问题的认识入手,进而深入探讨创办高水平大学的价值目标和评判标准,最后提出了建设省属高水平大学的基本思路。
    宜宾学院院长汪明义教授作了“构建‘文化、理念、制度、实践’四维一体的治校模式”的报告。汪教授分别从四方面介绍了宜宾学院的治校经验,一是,建设以“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为核心的大学文化;二是倡导“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办学理念;三是建立“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和“省市共建宜宾学院制度”的基本制度;四是勇于实践,成效显著。宜宾学院的治校方略指出,“理念引领是先导、人才支撑是根本、经济基础是基石、制度设计是保障”,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学校初步构建起了“文化、理念、制度、实践”四维一体的治校模式。
    乐山师范学院院长罗大玉教授作了“专业结构转型是师范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他认为国家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是“地方性、应用性”,进而从内外部困境两方面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共同面临的问题,外部困境有:整体处于弱势,难以获得教育资源;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少且不畅;社会认可度不高;外部管理体制不顺,学校办学自主权受限等。内部困境有:生源质量偏低与社会预期偏高之间的反差;专业设置趋同与自身特色缺失间的尴尬;管理行政化与学术管理民主化间的失衡等。鉴于这些困境,罗教授指出,作为师范类院校,专业结构转型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唐朝纪教授总结了2011年高等教育学会工作,并布置了2012年的学会工作。最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卢铁城教授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对此次大会的圆满召开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