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脑并用  学做合一
陈毅

“大学英语”深入教研,夯实基础教学工作

【时间:2011年09月26日 10:12】 【栏目:新时代高教 【来源:柳吉良】 【编审:党委宣传部】
    9月21日下午,外语系大学英语教研室组织召开了热烈的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会议由校管课程“大学英语”首席教师、大外教研室主任杨雷和况常兰主持,系主任常淑丽和党总支书记柳会参加了本次教研会。
    本次教研活动包括两个议题,第一个议题是请各位老师介绍开学以来的大学英语教学情况。11级教学组教师们普遍反映新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但是由于他们刚刚进入大学,对新阶段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认识还比较模糊,所以需要向他们详细介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学习目标和考核体系等方面的信息,使他们顺利适应大学英语学习。常淑丽主任指出,为了深化教学改革,适应大学英语校管课程建设需要,我们在2011级实施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现处于改革试验和探索阶段,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老师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创新性地思考解决办法,以使我们的教学提高效率,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化、合理化。10级教学组教师们发现目前2年级同学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较为懈怠,对于过级考试缺乏一种紧迫感。而且,由于10级已经进入了大学英语第3学期学习,有约一半的同学已通过了大学英语三级考核,所以存在一个三级和四级应试教学的权重问题。如何更好地处理好这一矛盾是目前较为紧迫的问题。教师们就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教研室将制定较为完善的考前训练计划,力争最大限度解决这一问题。会议的第二个议题是讨论校编教辅材料《大学英语三级考试核心词汇语法精讲及真题详解》一书的具体使用进度和测试考核问题。本材料是大学英语资源库建设第一期成果,为教研室十几位老师暑期辛勤耕耘的结果。本次教研就如何督促同学们用好此书和如何进行效果检查,以及测评方式等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我校“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已有数年,这一方式考虑到了基础不同、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实际需求,调动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最终目的,适应了外语学习的规律及外语教学发展的需求,也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分级教学也为教学管理和考核体系带来了困难和挑战,不足之处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改进。因此,大外教研室在充分肯定分级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的同时,加强实践和研究,针对不足提出改善措施,如,合理配置师资,调整学生心态;加强教学管理,协调系部与管理部门之间关系;制定出比较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考试标准等。
    实施分级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是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是因材施教、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作用。当然,分级教学也不是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教学法,为此大外教研室正在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但只要在教学中引入因材施教思想,实施差别策略,善于思考,始终坚持创新与改革的理念,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一定会向前迈进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