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脑并用  学做合一
陈毅

红色经典的艺术呈现——人文与艺术系创新专业技能训练模式

【时间:2016年05月30日 17:16】 【栏目:新时代高教 【来源:人文与艺术系】 【编审:党委宣传部】

2016年5月20日,人文与艺术系部分师生在陈毅元帅的故乡、四川省乐至县开展了元帅故里写生、文学创作活动。我校是陈毅元帅的母校,学校建设的陈毅纪念园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进一步弘扬陈毅元帅精神,探索更好地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紧密结合、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育人途径,人文与艺术系策划、组织了此次元帅故里行活动。

活动当天,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30余名学生开始了绘画写生及文学创作。陈毅故居周围沉默的松树,故居前池塘里田田荷叶下静静流淌的水,仿佛将师生们带回了元帅曾经的革命岁月。

正如2015级文秘专业李铧所言,当同学们“久坐松树下,感慨万千。”2015级文秘专业的何佳佳这样描写她追寻元帅足迹的喜悦心情:“我来到你的城市,轻叩你的故居。……微风吹动了青松,青松挺直了腰板。……你和我,那么远,这么近”;紧接着,在2015级文秘专业钟秀同学的神思中,陈毅元帅出现在了我们眼前,“他偶尔走出屋子,看看随风摇曳的荷花。他漫步登上楼梯,沐浴透亮的日光。他发现还未下完的棋,便自己与自己博弈,然后再品一品那些年吟诵的诗……他悄悄走进大厅,听一听后人都是如何诉说自己的故事”。

与文秘专业同学以文字作为载体不同,影视动画的同学用线条描摹着他们眼里的元帅和他的故乡。那屹立的青松,朴素而坚毅的木柱,开满莲叶的池塘,淳朴憨厚的元帅故乡人,在一支支独具慧眼的笔下,在他们或浓或淡的勾勒之中,定格为一张张蕴含信仰、情感和记忆的画面。

在一天的写生及文学创作中,影视动画与文秘两个专业教研室的5名教师跟同学们深入交流,对同学们的绘画及文学作品创作进行现场指导。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更真切地领悟了陈毅元帅《梅岭三章》中“投身革命即为家”的坚定革命信仰和“人间遍种自由花”的伟大革命理想,也油然生出对元帅故里亲切熟悉的感情,对身为元帅校友感到由衷的自豪,在进一步迸发爱国热忱的同时提升了专业技能。

在此期间,师生们还开展了革命歌曲演唱会和陈毅诗词朗诵会等活动。在2015级文秘专业王玲玲同学的领读下,师生们以饱满的热情朗诵了陈毅元帅在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的部分诗作。那“敌垒穿空雁阵开,连天衰草月迟来。”(《偷渡梅关》)的革命艰辛;那“莫道浮云终蔽日 严冬过尽绽春蕾”(《赠同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那“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卫岗初战》)的豪情,回响在元帅故居的上空,激荡着师生们的心胸。由2015级影视动画专业唐海涛、苟钰琳演奏和领唱,师生们还怀着真挚的情感合唱了《歌唱祖国》、《十送红军》、《东方红》等多首革命歌曲:“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在凉爽的晚风中,师生们悦耳的歌声飘向远方,飘浮在不远处的荷塘上,久久不愿散去……

青松之下,元帅故里。在红色氛围之中,师生受到了一次爱党爱国情感熏陶、滋养和洗礼。

(撰稿:何灏;审稿:李沛涵、余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