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脑并用  学做合一
陈毅

记忆与乡愁——人文与设计学院“雅集”活动进行鲁迅作品《朝花夕拾》阅读分享

【时间:2020年11月05日 10:06】 【栏目:校园文化 【来源:人文与设计学院】 【编审:党委宣传部】

 2020年10月29日上午10点半,我校人文与设计学院举行“雅集”活动,与学院美育教研室、人文教研室、衍昕文学社共同开展了题为“记忆与乡愁”的关于鲁迅先生作品《朝花夕拾》的阅读分享会在国学馆(德五楼)举行。分享会由人文与设计学院文艺学教授宋先梅担任主讲,学院院长何灏及学校担任通识教育的部分老师、衍昕文学社成员、创新创业思维训练项目组同学及“青春成工”第二课堂的30余名同学一起聆听了宋先梅教授的分享。“雅集”活动是人文学院为凝聚校园通识教育师资而长期在教师间进行的阅读交流活动,迄今已举办到第10期,活动意在通过师生之间的阅读交流,让思维在交流中形成碰撞,从而开阔眼界,提升修养。

活动开始,宋教授说,在一般人看来,就鲁迅先生在中国的文化地位和影响来说,《朝花夕拾》的社会性、思想性和深刻性也许不及他的《呐喊》《彷徨》及其杂文,但就文学性与厚重感来说,《朝花夕拾》却一点也不亚于他的其他的作品。这是因为,鲁迅先生的这不作品虽然文字简短,但却涉及到了文学两个方面的重要母题,一个是关于记忆,一个是关于成长,然而说到成长,人们一般会想到青少年的成长,然而就我们这里所说精神成长来说,却是伴随人一生的事情,正因为如此,越是心灵丰富,精神世界广阔的人,越是会经常地回望来路,遥望故乡与童年,在一次次的回顾与辨析中,探索自我的心灵,以确证自己“我是谁”,因此,很多作家会将故乡当做自己精神的根据地,如沈从文的湘西,萧红的呼兰河,还有外国作家福克纳一生所写的10多部小说,不过都是自己在地图上那邮票般大小的故乡等等。然后,宋教授说,当人们在一定的时刻回望故乡,肯定都会带着一定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我们所说的乡愁,因此,她把今天阅读分享的主题定为:记忆与乡愁。

接着,宋教授确定时间的坐标。她说,《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鲁迅先生出生于1881年,而写《故乡》的时候是1921年,是他在搬离故乡之后所写,其时鲁迅先生已经步入了四十不惑的人生中年,在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担任教授,面向整个黑暗腐朽的社会挑战。然而就在这样的“全面树敌”中,却写下了这些深情眷恋的文章,怀念他的保姆长妈妈,他的老师藤野先生,怀念他幼年时代的读物以及儿时的伙伴,其中包含了一些人、一些事和一些让人流连不已的生活细节,勾画了他从童年到少年,从家庭到社会,从农村到城市这一段人生历程,在委婉绵长的叙述中,不仅揭示了他个人精神成长的历程,而且也展示了中国上个世纪初广阔的社会生活面貌。

宋教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细致分享和把玩了文章中的一些细节,她说,大师何以会是大师?我们从《朝花夕拾》里面一样可以看到鲁迅先生的精神深度与厚度,她将其与鲁迅先生写于其他时候的《故乡》《社戏》以及《呐喊自序》等作品进行了比对分析,其生动的讲解,幽默的语言,动情的讲述,带给大家深深的感动,带领着大家一同进入鲁迅先生的往事回忆中,让与座师生与她一道感受到作为大师的鲁迅先生内心的柔软、温厚与深情,感受到鲁迅先生用质朴的语言书写的文字准确而灵动的魅力。

宋教授的阅读分享也引起了同学们对于记忆的遐想,有一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童年往鞋子里塞泥的趣事,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在谈笑之间,很多同学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之后,何灏院长也分享了自己关于往事和记忆的经验,同时对国学馆的建设提出了希望,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此次活动在师生们的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活动不仅仅带给了与座师生文学上的收获,同时,在宋教授与其他老师们的交流中,也提升了大家对人生、对过去的一些理解与感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所在。大家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文学解读活动提高自己对于文学的理解,同时也期待能唤起更多同学对文学的兴趣,让更多学生加入到文学学习中,共同感受文学的魅力。


(撰稿:王竟宇,审稿:宋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