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脑并用  学做合一
陈毅

自然美的欣赏——美学系列讲座

【时间:2021年11月25日 18:08】 【栏目:校园文化 【来源:人文与设计学院】 【编审:党委宣传部】

为了提升我校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修养,培养审美品味,让同学们具有较为系统的审美理论知识,从而学会欣赏美、创造美,2021年10月27日上午10:30,我校人文与设计学院人文素质教研室举办的“美学系列讲座”之一——“形式美的规律”在3521国学馆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宋先梅教授担任主讲,来自全校的30余名同学共同聆听了这场讲座。

活动开始,宋老师提出“美在客观”这一观点,并提出“形式美的要素来源于五官”,举出梅花、桂花等事物每一个都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这些感受的瞬间让我们与这个世界、这个自然有了更清净的感受。宋老师让同学们学习不要仅追究于概念,而是要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感受。审美的瞬间就是人与自然最近的瞬间。

紧接着,宋老师提到有人认为“美在客观”,而有人认为“美在主观”。世界的美主要是要用心去感受。人在喜悦与悲伤的时候对同一事物的感受是不同的,不同的人对事物的形象有不同的记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眼中的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黄巢记忆中的菊花;“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李清照印象中的菊花。文学能给人们时间和空间的感受。

尔后,宋老师提出第三种说法“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既不属于客观,也不属于主观,而是在人们看到事物的那一瞬间,事物在人们脑子里呈现的形象,这个形象是人们心里对外部的投射,在中国,人们称之为“意象”。

最后,宋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自然美的代表模式,分别是如画模式、比德模式、宇宙模式、天成之美这四种模式。大多数人欣赏的美是如画模式,像画一样很美,美在形式,旅游的游客将自己放在花海中,与之合照;比德模式指我们总会在自然中看出它的意义;宇宙模式指超越眼前,予宇宙的视野审美;天成之美是独特的,心灵质地的审美。提到真正的审美要消去主体的意念,让精神变成一种虚空,是摆脱一切纠缠,一种自由的心境。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就是这样一种心境。

最后,宋老师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总结,先是分享了“什么是美”,并提到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只是提到了三种三种观点,便于大家去辨别。活动也在宋老师的娓娓道来中进入尾声。美学系列讲座的举办,旨在让学生较为系统的了解美学原理,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品味。

(撰稿:叶雪茹 审稿:宋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