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脑并用  学做合一
陈毅

中国社会科学报:用陈毅精神照亮学子成长成才之路

【时间:2017年05月08日 10:30】 【栏目:媒体看学校 【来源:成工院管理员—宣传部】 【编审:党委宣传部】

——成都工业学院育人纪实

“红色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补充历史知识、开展社会教育的平台。伟人精神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和国开国元勋陈毅“追求真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勇挑重担、努力创造一流成绩的工作精神,勇于解剖自己、真诚对待同志的坦荡胸怀,坚持原则、无私无畏的凛然正气”的精神,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好素材。作为陈毅元帅的母校,成都工业学院积极贯彻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学校以党建为龙头,加强思政课程改革,开设丰富的人文素质课程,尤其是充分发挥”陈毅精神”这个独特红色资源的作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个核心、三个平台、两条途径”的教育模式,探索出了用陈毅精神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路,形成了学校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突出以陈毅精神为核心

成都工业学院创建于1913年,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牌工科院校,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孕育了一代代学子,1916年至1918年曾在该校染织科学习的陈毅元帅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916年,陈毅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和信念就读于该校前身——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学习染织专业,度过了一段美好的青春岁月。陈毅长子陈昊苏在学校举行的陈毅元帅诞辰110周年纪念会上说:“父亲在校期间勤奋学习,爱好广泛,思维活跃,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向往社会进步,不满于当时国家落后被动挨打的状况,渴望为振兴祖国和人民幸福找到出路。二是追求科学知识,信奉实业救国,要通过完成工科学业找到个人报效国家社会的前途,他由此奠定了学业的基础。三是酷爱体育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健康基础,为以后从事艰难的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两年多的学习经历在父亲记忆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曾多次回忆起在甲工校学习生活的情况。”可见,在甲工校的学习为陈毅元帅后来走上革命征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的事迹和精神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也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对陈毅精神的总结和传承,在学校的软硬件建设上都包含了诸多的陈毅元素,逐渐形成了以陈毅精神为核心的校园特色文化。如将陈毅的名字用于命名新校区主要建筑和道路:学校主广场命名为弘毅广场;学校主要教学楼取名“允明楼”(“允明”为陈毅读书时用名),并篆刻碑文以作解释,在大学生中组织和开展了以陈毅命名的演讲会、足球杯赛、奖学金等,这都使学生见物思意,提升自己的素养。

(二)打造纪念、研究和宣传三平台,突出陈毅精神在校园文化中的

核心地位

一是打造陈毅纪念园和陈毅塑像。为了纪念陈毅元帅诞辰110周年,更好地传承陈毅精神,学校建成了面积为2000多平方米的陈毅纪念园。纪念园除翔实介绍陈毅主要生平事迹外,还展览陈毅诗词书画作品,多位将军及国内知名文化人士有关陈毅的作品,中央、省、市以及学校纪念陈毅的文章、作品及活动照片等,其丰富史料和深刻文化内涵,能给人以深刻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还完成了青年陈毅、中年陈毅的两尊雕塑,使之作为纪念陈毅、学习陈毅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是成立学校陈毅研究会,为师生开展陈毅研究提供了更高的平台。2010年在四川省陈毅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原学生陈毅研究会为基础,正式成立了校陈毅研究会,学校主要领导担任会长、副会长。研究会以“学习、研究、宣传、传承、发扬”为宗旨,紧紧围绕陈毅精神的研究、陈毅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陈毅精神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这三大主题展开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成功申报了以推进陈毅精神进课堂,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研究内容的省级科研课题;组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团队和“陈毅精神研究”团队;撰写了多篇论文。

三是利用校报、校网、学报等媒体,构建宣传陈毅精神的平台。一是校报、学报开设“弘扬‘陈毅精神’专栏”,专门刊登学校对“陈毅精神”的研究成果、介绍学校师生在学习“陈毅精神”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和事迹以及学习“陈毅精神”的心得体会等文章。二是开设弘毅思政网。弘毅思政网开辟了陈毅专题,该专题下设“陈毅诗歌作品”、“回忆怀念”、“研究园地”、“纪念活动报道”和“陈毅纪念馆”等五个专栏,以弘扬“陈毅精神”为主要特色,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三)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和主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陈毅精神教育

第一,抓好陈毅精神进课堂主渠道。首先,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加强对陈毅精神的教育。学校根据思政理论课的性质、特点和内容,实行专题讲和将陈毅精神融入课程体系讲的教学模式。即“形势与政策课”开辟专题集中讲授陈毅精神,并将其打造成了省级精品课课程,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课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有机渗透,这样既不改变现有课程体系,又能保证陈毅精神系统而科学地进入课堂。其次,开设弘毅讲坛。早在2010年,学校思政部德育教研室就联合学生处开设了“弘毅讲坛”系列讲座,迄今已举办讲座百余场。讲坛以弘扬陈毅精神为主线,下设校长讲座、辅导员讲座、教授讲座、优秀校友讲座、学生讲座等,成为将思政理论课与学校特色德育资源相结合,介绍、宣传学校百余年来的奋斗历史,激励学生见贤思齐、好学上进,促进校风、学风的优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平台。

第二,抓好日常教育主阵地,帮助学生树立“与伟人同校,学伟人精神”的风尚。一是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加进陈毅精神教育的内容,使学生进校就受到陈毅精神的教育。二是在党校党课学习中,融入对陈毅精神的介绍。三是坚持在每个团支部成立“陈毅精神研究”小组,积极开展如“陈毅精神在我心”、“缅怀革命烈士,弘扬陈毅精神”、“传承陈毅精神,构建和谐校园”等征文、演讲比赛,以吸引要求进步、向上的学生。四是邀请陈毅元帅的亲属、老红军老战士以及四川省陈毅研究会的研究人员到学校作专场报告,用陈毅元帅革命的一生来感染学生。五是在帅乡乐至建立爱国主义社会实践基地,通过组织广大学生到基地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使他们走近陈毅精神。六是大力开展各种以陈毅命名的学生活动。如学校每年举办的“陈毅杯”足球赛、篮球赛已经成为学生活动的一大盛典;陈毅演讲比赛也成为学生们激情飞扬的舞台;作为学校最高奖学金的陈毅游学奖学金多年来一直是学生心目中至高的荣誉,不断激发着学子积极奋进的激情。陈毅精神在每一位成工人身上得以践行和传承。

学校以陈毅精神为核心的思政教育,在育人方面收到了如下显著效果。

第一,逐步形成了以陈毅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由于校友陈毅元帅以及陈毅精神对学校的特殊意义,多年来,学校多次邀请陈毅亲属和老红军到校作报告,把陈毅精神纳入政治课教学,成立陈毅研究会,开展规模很大、规格很高的陈毅精神专题研讨,设弘毅专栏,塑陈毅像,建陈毅园,开展一系列以陈毅命名的文体活动等,使陈毅精神通过各种渠道多角度向学校工作的各层面渗透,打造人才培养的软硬件平台,逐步构建起了以陈毅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第二,学生素质不断提升,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欢迎。一是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得到提高,愈来愈多的人追求进步。有学生说,“在陈毅精神的熏陶下,我的思想很受触动,学习上更主动了,责任感更强了”。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比例和学生党员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二是在陈毅精神的教育和引导下,一届届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并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与为人民服务结合起来。学校学生人人争当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曾多次获中宣部、教育部和团中央表彰。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学生中形成了“关键时刻有我在,关键时刻让我上,关键时刻看我干”的作风。无论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还是面临危急时刻,他们都走在前面。三是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学校毕业生职业道德素质历年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认为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能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工作态度良好、忠诚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