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脑并用  学做合一
陈毅

今日头条:成都工业学院 各年代毕业照

【时间:2017年06月05日 14:19】 【栏目:媒体看学校 【来源:成工院管理员—宣传部】 【编审:党委宣传部】

 

成都工业学院 各年代毕业照成都工业学院 各年代毕业照

1954年机30、电19班毕业学生在花牌坊校园留影。

成都工业学院 各年代毕业照

1951年学生毕业证书,上有川西行政公署文教厅钤印。

成都工业学院 各年代毕业照

1935年该校高6班毕业纪念册封面。

成都工业学院 各年代毕业照

1947年制作的毕业纪念章。

成都工业学院 各年代毕业照

1945年航技3班、电技3班毕业同学录封面。

成都工业学院 各年代毕业照

这10位1950年的毕业生32年后“喜重逢”。

成都工业学院 各年代毕业照

8位在台湾工作的校友合影,他们称自己是“八仙过海”(学校共有40多名校友在台湾工作)。

成都工业学院 各年代毕业照

1925年全川学生联合运动会留影。

成都工业学院 各年代毕业照

1941年成都高工校学生列队参加校庆活动。

成都工业学院 各年代毕业照

1951年到新疆工作的同学在迪化(乌鲁木齐)合影。

成都工业学院 各年代毕业照

1944年电技2班毕业生留影,照片上有小诗一首:“三载芸窗恍若烟,依依杨柳恨绵绵,一杯苦酒浇离绪,刮目相看待来年”。

成都工业学院 各年代毕业照

1943年该校电技1班毕业生在多宝寺校园与教师合影(台湾校友捐赠)。

成都工业学院 各年代毕业照

华西都市报5月16日09版“宽窄巷”刊登了一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成都华西坝学子们的毕业照,那斑驳的记忆和蓬勃的青春旧影,引发了读者朋友的兴趣。眼下,又到了莘莘学子即将告别校园的时候,同窗情、师生情,又将浓缩进一张薄薄的毕业照里。这色彩缤纷的告别、聚餐、写留言、合影,将会给你就要离别的校园生活留下怎样别致的丽影?而未来日子,你又将如何在闲暇时拿出它端详一阵,细细品味其中的内涵呢?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陈毅元帅的母校——成都工业学院各个年代的毕业季,重温那些多姿多彩、灿若星辰的历史画卷。

成都工业学院是一所百年老校。在她培养的近10万名学生中,有陈毅元帅这样的革命家、晏济元这样的书画家,但更多的是平凡普通、朴实勤奋、甚至默默无闻的技术工人、机电工程师、专家学者。

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在各自工作岗位为国家的技术进步,为民族的繁荣兴盛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该校创办于1913年,其间使用过甲工校、工科高中、高工校、西南二工校、工业学校、无机校、电子高专等12个校名。校址则从包家巷到学道街,到多宝寺,到茶店子,到花牌坊,到郫都区,共计5次搬迁。其办学历史反映了辛亥革命以来我国实业教育、中专教育、专科和本科教育的不凡历程,是中国实业发展、工业振兴的参与者、见证者。

一代又一代的毕业生或以离别的感伤,或以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或以对建设事业的壮志豪情留下了他们的身影,留下了他们的歌声,留下了他们的豪言,留下了他们的怀念,并以此构成了学校多姿多彩、灿若星辰的历史画卷。本期展示的该校部分图片资料,就是这种长卷的再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不同侧面认识历史的新视角。

周德文 图片由成都工业学院档案馆、校史陈列馆提供

青春壮丽,青春无悔。老照片记录了不同的青春,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时代,为今人留下的是宝贵的记录和永恒的纪念!

与“毕业照”有关的老照片分很多种类,有的记录历史事件,有的展示名人风采,有的反映时代风貌,都是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以下几张老照片,就记录和反映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四川青年学生的校园生活和社会经历。

四川青年学生的体育盛会

【拍摄:1925年】

这是一张记录1925年“全川学生联合运动会”的珍贵照片。当年4月8日,四川全省学生联合运动会在成都西校场隆重举行。飘扬的旗帜,热烈的场景,欢快的大中学生——一场难得的体育盛会为动乱的四川留下了一抹霞彩。

1925年初在筹备这次运动会时,全川大中学校积极响应。但在五四运动爆发以后的中国青年学生中,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呼声从未间断,抵制日货、对教会学校不满成为一种常态。40多所受邀学校一致要求排除教会学校参加,如不满足要求,就坚决拒绝出席。迫于压力,筹委会最终排除了三所教会学校参与,使这次运动会得以如期举行。

这次运动会除田径项目外,篮球、排球、足球也成为比赛项目。各校高度重视,有的校长亲自到场鼓劲加油,赛场竞争激烈,创造了较多好成绩。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学生大多着统一服装,且浅色居多,这不仅增加了看点,也足见当时所有参与者对这次运动会的特别重视。

抗战时期的校园生活

【拍摄:1941年】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1年。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不久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四川成为大后方,多地相继遭到日机狂轰滥炸。从1938年起,成都先后被日机轰炸31次。1939年,成都各级机关学校陆续疏散,其中四川省立成都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成都高工校)疏散到成都外东多宝寺办学。其时,条件极为艰苦:学生住茅棚,吃“八宝饭”,睡连通铺;没有教材手抄讲义,没有电用油灯照明,用手摇机床实习;学生进城需步行,老师进城要么步行要么坐鸡公车。在教师“不倦训诲”、学生“勤勉无懈”的努力下,一批批学生最终完成学业,投身国防建设,参加抗日斗争,报效国家民族。1941年,正值成都高工校在“困难万端”中初见成效之时,举办了一次校庆纪念活动,这张照片就是当时学生在操场上参加活动时留下的。

从照片中,我们看到一脸严肃的学生们统一剃光头或留短发,穿军服,打绑腿,一副军人打扮——这便是抗战时期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

艰苦奋斗的莘莘学子

【拍摄:1954年】

这张照片拍摄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这是成都工业学校1954——1955年度第二学期优秀学生合影。 其时,新中国刚诞生不久,人民虽然翻身得解放,但国家一穷二白,群众生活艰苦,即便是大中学生也常身着补丁衣裤,打赤脚或穿草鞋。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却个个意气风发,顽强攻读,争先创优,立志成才。他们形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是“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题,没有星期天,只有星期七”;“学习紧张,劲头十足,成绩优异,补丁赤足”。毕业时,他们唱着“我们的心儿在飞快地跳跃,青春的烈火在胸中燃烧,祖国发出了庄严的号召,召唤我们到最需要的地方……我们像英勇的出征战士,临行前告别我们的亲人,怀着光明远大的理想,踏上祖国建设的途程……”这样雄壮的毕业之歌,走向首都北京,走向东三省,走向新疆,走向重庆成都,走向全国各地,用他们的青春智慧,用他们的勤劳双手,为建设新中国的工业、国防而贡献出所有的力量!

周德文

今日头条http://www.toutiao.com/i6425683285413724673/?tt_from=weixin_moment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from=timeline&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_moments&isappinstalled=1&iid=10692399702&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wxshare_count=2&pbid=1493912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