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签抽到10号,杨梅的紧张感降了不少。
6月1—3日,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课程授课竞赛(西南赛区)在四川大学举行,吸引了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云南大学等西南地区重点高校的40余位教师参赛。
赛前规定的20分钟讲课时间,突然通知只有15分钟了,所有选手顿时懵了。时间被严重压缩,杨梅所代表的成都工业学院团队迅速商议,他们弱化了知识点环节,保留了应用型环节。本次西南赛区分模电与数电两组,最终数电组一等奖花落杨梅。
杨梅觉得,自己在压线年龄参赛,离不开学院的几次动员鼓励以及学院的教学传承。当然,也与她和学生多年在工程学基础课领域的深耕密不可分。
基础学科就是打地基
杨梅是成都工业学院电工电子教学部的教师,多年来一直给刚入大学“摸不着火门”的新生上基础课。
高中生初入大学,还留存着不少为考试而学习的思维,指导他们转变思维,为四年大学生活奠基,是落在杨梅肩上的责任。
上电路分析课时,课前,她总要提前给学生推送内容,并在材料中散落一些小问题。课上,她利用那些学生可能并未深入思考的小问题,来带出更大的问题,刺激学生的兴趣。
学校的学科以应用型为主,在教学中,理论知识不能涉及得太多,要在实际操作中多让学生感受。比如,教授电子芯片章节时,杨梅就会带着学生在虚拟平台上做仿真实验,替代以前过多依赖书本的教学法。
往往下一节课,又得重复梳理上一节的内容。新课结束,杨梅引导学生用新的方法去解决上一节课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走另一种解决思路。
知识点多了,学生就容易忘,“这时候就必须要进行综合运用,引导学生把散点串联起来。”杨梅说。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杨梅常从生活实际中引入问题,师生一道思考,思路一层一层剥开。区间温度检测控制电路实验就来自师生对温室大棚的观察。
大棚需要控制内部温度,这就需要仪器检测,如果学生学了专业课可能分分钟就能搞定,但是基础课的知识能否解决?杨梅便带着学生设计温度采集与温度对比分析电路,学生很感兴趣。这一设计最终还获奖了。
“基础学科就像建房子,地基打牢了,学生在脑中形成工程图谱了,后续建设也就顺势而为了。”杨梅说。
图谱形成过程中,杨梅严格把关。“那时候,我们以为进了大学就轻松了,结果呢。”2001年毕业生周杰回忆说,“比高三还紧张。”杨梅当时是他们班主任,教电路及磁路,这门课是周杰唯一挂科的学科。
大四毕业生陈龙和江明说,每次批改作业,杨梅对每个步骤都有批改,还有详细批注。
“工作中才更加知晓,出了问题,多半是基础性的知识原来没学扎实。这时候,老师的严格要求又仿若在耳畔回响。”周杰说。
“4年时间一晃而过,要学的很多,基础课老师要做的就是守好第一道门,待学生形成工程学思维了,才放心将他们交给专业课老师。”杨梅说。
适时而变的学习狂人
信息时代来临,知识的获取变得十分容易,学习上的便利和弊端,师生都无法回避。
杨梅觉得,再像过去那样上课,已经不行了,老师需要不断挑战自我。学生贪玩,就要激发学生兴趣,把他们的注意力转到课堂上来。
比如,一些基础性的课程,她就会将网络课资源发给学生自学,课上大家一起来讨论。陈龙说,杨老师的课不准迟到,但是课上她会照顾到每个学生。坐最后排的,没有讨论,她就会提点小问题,把他们拉回到班级的讨论中来,不让其掉队。
“学生都是‘90后’了,他们的成长环境、生活方式、思维都跟以前的学生不一样。”杨梅说,老师不能老是端着架子,也得适时改变。
基础课程要创造氛围,让学生打开思路,活跃起来。她常和学生讨论生活中的问题如何工程化,8位数据并串并转换传输电路,及上述区间温度检测控制电路都是师生在课上讨论后的实践结果。
每过一段时间,杨梅就要组织阶段性学生成果展示,“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为了先学带不肯动的。”
“越到后来,我越明白,教学不是装满篮子,而是引导学生摘苹果,逐步把树升高。学生每次都能看到希望,又能提高。”杨梅说,现在上课也不再限于课堂,交流工具便利,师生的交流多了,碰撞出的细微的火花更亮。
其实,杨梅一直都在“变”。
1994年,从天津工程师范大学毕业后,杨梅来到成都工业学院,随后去电子科技大学念硕士。边向学校老师傅学习,边自我充电。2012年,学校升格为应用型本科,教学上对老师提出新的要求。
本科课程设置没有经验,杨梅就跑去西华大学和四川大学等高校听课,向老师请教,请校外专家来指导建设。
设计课程,与学生讨论电路方案,一起操作实验,杨梅将教学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也收获不少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奖项。
“她年龄大了,还不停止学习,这学期还在学清华的课程。”同事王冬梅说,往往见到她,杨梅就逮着不放,一起讨论新的实验所得和思路。
几代人的累积和传承
杨梅所在的成都工业学院是一所老牌工科学校,其前身是成立于1913年的四川职业学院,建校之初就与实业紧密结合,开设染织、应化两科。
她刚到单位时,就被同事过硬的技术给镇住了。
那时候的实验环境完全不如现在,可40多岁的教师祝永泰可以开机床,精加工,自装电视;女老师刁其君在实验中严格要求学生,对实验数据的记录,误差分析以及如何做图表,由微观到宏观,皆有考评。
前不久才退休的李小平,动手能力特别强,往往杨梅看书还没琢磨明白,他却弄出产品来了。“太神奇了,简直不可思议。”杨梅至今觉得了不起。
电工电子教研室主任李若英也回忆说,手脑并用是“成工”一贯的传承,即使是考试,也特别强调应用性。当时的教研室主任韩家富会修万能表,学校从上海订购的教学用万能表有问题,他就带着师生一起调表。
感觉知识和经验不足的杨梅,跑去听韩家富的课,一听就是一年。“传承也体现在工作氛围和对教师的鼓励,为后来者搭建平台。”杨梅说,刚工作时就是靠前面同事的帮带,才能迅速成长起来。
这次去赛课也是,本在压线年龄,杨梅不想去了,但是被院长和书记激将了。“过了这次可就没机会了哦。”担心年龄大,名次不好会脸上挂不住的杨梅,又去了。
期间,3次想放弃,“太磨人了。”不过,杨梅还是咬着牙挺住了,“都没敢跟学院说。”赛课期间,学院团队全力支持,让杨梅没有崩溃。
如何在传承中求变呢?杨梅思考着要突破专业的局限。成都工业学院成立了教师发展学校,是各个院系老师交流的平台。前不久的讨论中,她觉得应该实现跨界,将做工业品和设计结合起来。
“比如像我们教研室可以做出电子钟,但很基础,如何和工业设计专业的师生合作,将产品再艺术加工,做出有技术又有颜值的产品,那就完美了。”聊着这个计划,杨梅的笑声不时在实验室内回荡。
http://jydb.scedumedia.com/web/home/detail?publicationType=2&IssueID=201829075&PublicationID=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