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脑并用  学做合一
陈毅

中国大学生在线:成都工业学院办学史 炮火年代的峥嵘岁月

【时间:2015年09月02日 10:48】 【栏目:媒体看学校 【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审:党委宣传部】

【导读】抗日战争八年,是成都工业学院(时名“四川省立成都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办学极为艰难的时期,也是学校百年历史上值得书写的重要一页。

1913年学校创建时的校门(时名“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

1935年7月,学校从包家巷迁往学道街,此处原为四川省立工学院校址。由于接收了学校留下的大部分设备、仪器、标本、图书,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实力大大增强。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当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迁至重庆办公,之后国民政府也迁至重庆,重庆成为战时“陪都”,四川成为大后方,成都地位得以提升,学校也受到教育部的重视。

1937年10月,四川省政府发布指令,要求学校扩容。之后不久,学校就接收了来自江苏、浙江、湖北等战区少量学生就读。1938、1939年,学校根据教育部要求,先后开办汽车驾驶、机械、应化、电机(电信)职业训练班,以“适应抗战建国需要,协助农工建设事业及国防军事工程”。

抗日战争对学校的最大影响是从1939年开始的。1938年11月8日,日本侵略者飞机对成都进行了第一次轰炸,11月15日进行了第二次轰炸;1939年5月8日,日机对成都进行了第三次轰炸,6月11日又进行了第四次轰炸(从1938年到1944年日本飞机总共31次轰炸成都)。学道街位于市中心盐市口、顺城街、东大街区域,日机的轰炸对学校师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不得已,学校只好疏散到东门外多宝寺办学。由于时间仓促,学校实习实验设备仪器及标本图书等无处安置,暂时存放于郭家桥,不幸一场火灾使大部分物品被烧毁,学校蒙受了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1939年多宝寺校园一角

多宝寺始建于隋,唐、明、清间累有兴废。到民国初年四川军阀混战时期,某军阀一部常驻寺中,树木被砍伐一空。到高工校入驻时,寺庙仅存一殿,另有部分平房。为应及时之需,临时加修了若干茅草屋,以作学生住宿和实习场所。

条件艰难,生活清苦,学业繁重,这是多宝寺时期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教室用房只有300多平方米(部分瓦屋部分茅棚),教师住佛堂后殿,学生则住在多处茅屋内。学生睡的是20人挨肩铺,吃的是“八宝饭”——用质量低劣、含多种杂物的米煮成。没有教材,上课只能看板书抄录,部分则用大学教科书。多宝寺离牛市口足有五里路,节假日师生进城都是步行,一些教师则坐鸡公车。

1940年8月,教育部长陈立夫签署公文,确定在《中央日报》刊登广告,将教育部拟在全国9所学校开办中技科的消息通报全国。9月17日,教育部以30445号训令颁发《教育部指定职业学校设置中等机械电机技术科办法大纲》,正式指定学校等10所学校自1940学年度起增设中等机械技术科或中等电机技术科(学校两科均设)。中技科招收初中毕业、年龄在16-20周岁的男青年入学,在校学习三年,工厂实习一年,全免学费。学校从1940年10月起开始招收中技科学生,以后每年均招收新生(原办普通各科学生照常招收)。

中技科对课堂教学和实习实验均有严格要求,这对学校是一大考验。学校除努力修复原被毁机器、电机外,千方百计购置新添各种实习设备。根据1941年校庆留下的照片看到,学校当时除车床、交流马达外,还有短波发报机、交换机、收音机、煮纸罐等,基本能保证学生实习正常开展。

1944年,教育部又要求学校增办航空机械技术科。学校因此将机技科二、三年级三个班改办为航技科第三、四、五班。教育部长陈立夫并于7月29日签署训令,拨给学校飞机及发动机等以供学生实习,而这些都是学生自发从十里之外搬运回学校的。

这一时期,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学生一律剪短发、佩领章、穿麻色三峡布衣裤、拴腰带、打绑腿、穿布鞋或草鞋,管教极为森严。又由于物资匮乏,条件艰苦,学业要求高,教师学生均承受着极大压力。然而,师生们都怀着一颗爱国之心,纵然万险千难,也要完成学业报效国家。对此,1945年毕业的航技三班学生留下的班史有真实感人的记述:“始进校时,即逢以臭米为餐,恶气袭人,入口复哺,强食之亦难三咽,少之觉噎噎于怀——饱矣,一日三餐计维领公上之情。然而八时功课,四时自习,日不缺一,习实则锻工铁锤,木工斧锯,钳工钻锉,铸工翻型,手脑并用,精力其竭,以馁腹而临重任,非铜骨铁筋孰能不倦······而此二十九人,皆有坚韧不拔之意志,百折不回之雄心,遇苦则苦干,值难则任难,虽困乏而自甘。”“至于品德,皆能自治,故每受褒扬于训导。及四期开学,更应学校之嘱,成立班会,以发挥最大之合作力,于是彼此联系,日形严密,凡有益于身心者,皆积极倡导。是岁之秋,学校奉教部指令,改普机为航机,故课程实习,皆有变更,然因战争之年,物力维艰,航机用书,举全市不能购,至于实习,虽由航委会拨予教练材料——飞机、发动机、仪表之属,然因校中公务过繁,不暇及此,本班诸人,为自身之益利计,全校之幸福计,国家之前途计,乃不畏艰险,自告奋勇,全班出动,竟将所拨器材,于长十余里之泥泞道途运回,今事虽隔春,然于实习,不能不忆及当日情景也。至于所用书籍,纯以自抄讲义代之。噫!诚抗战中之苦学者矣!”校长任寿彭对学校的境况和师生表现则概括为:“数年以来,时值非常,学校之困难万端,顾亦殊难究其责属谁归。幸我贤明之教师于破碎支离之生涯中,不倦训诲,而今日能获结业之诸生,亦尚能奋勉无懈,始克臻此。”

抗战八年,学校不仅办学从未中断,且规模日益扩大,专业得到拓展,质量明显提高,养成众多栋梁之材。据初略统计,八年中学校招生人数超过2000人,毕业700余人(1913至1949年招生约5000人,毕业约2000人)。以1943年为例,当年招生227人,毕业122人,在校生人数452人,其中教育部要求办的中技科学生264人,普通科学生188人。

今天的成都工业学院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回顾学校在抗战期间的办学历程,使我们更加感受到前辈们的艰辛与顽强,体会到今日办学条件的优越、师生生活的幸福。我们将不忘历史,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为学校添光彩,为祖国著华章,为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中国大学生在线:http://news.univs.cn/2015/0902/11065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