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看着志愿者们工作,今天为社区做一些付出,也能体会到志愿者的心境,帮助到他人后,自己的内心会很充实。”
9月10日下午,成都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小兰刚刚结束了志愿者的工作,说话时声音还略显嘶哑。
就在前一晚,王小兰无意间在业主群中看到了志愿者征集的通知,心里一动,为自己报了名。“平常志愿者们很早就要为我们做核酸,工作起来很辛苦,正好今天是周末,我觉得可以去帮一下他们。”
让王小兰没想到的是,在得知自己报名志愿者后,一向习惯晚起的丈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陈雪奇也提出要报名志愿者。“我和小区联系了下,最后说我们夫妻都可以去当志愿者。”
在核酸检测点,王小兰和丈夫主要负责维持秩序,让排队做核酸的人群戴好口罩,并保持一米间距。“总的来说,我俩‘上岗’的情况不错,大家非常配合,有些年长的检测对象需要引导一下,如果遇到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我们帮助协调他们排到前面做核酸。”
尽管工作有辛苦之处,但对王小兰来说,当志愿者为自己带来的更多是新奇与充实。“我觉得很有收获,今天又是中秋节、教师节,心里有种特别的满足感。”
志愿者多一点,是不是可以早点做完核酸?
其实,像这样的高校教师夫妻志愿者,在成都工业学院还有很多。
自9月1日起,成都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邓若玉就和丈夫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洋一起报名,在小区里做起了志愿者。“当时我们还在小区外排队做核酸,我们夫妻就想着志愿者如果多一点,是不是可以检测得快一点?这样大家也可以早点回家。”
由于家里只有夫妻两人带孩子,还要兼顾线上教学工作,所以邓若玉和赵洋常常交换着去做志愿者。
有时登记信息,有时扫健康码,有时维持秩序……在核酸检测时,社区可能会安排不一样的工作,邓若玉和丈夫都适应得很快。到后来,社区甚至还与赵洋商量,是否可以用他的专业知识,开发出更好收集检测信息的小程序。
时值教师节,邓若玉在完成志愿者工作后又有了些新的感想,“都说老师影响学生,如果我们想让学生也感受到志愿精神,那老师也应该做一回志愿者,从实践中掌握认识。”
只要课表有空闲,我们就去当志愿者
当家里孩子上网课时,成都工业学院体育教学部教师刘海和妻子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教师夏莲就会看看自己的课表,”谁有空谁就去做志愿者!”
在看到小区发布了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后,刘海和夏莲就第一时间加入到战疫志愿者的队伍当中,教师节也不例外。
刘海说,一开始,因为众多人员都要参与核酸检测,有部分居民表示不理解,有一些抱怨,这也给他的初期工作带来了一些挫折,但在与大家的逐步沟通中,自己有了更多的耐心和包容。“渐渐地,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居民积极地配合我们的工作了,并且还会对我们的工作表示着关心和感谢。”
在执勤时,有年龄大的居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扫码,刘海会耐心帮助他们按照要求扫好场所码和健康码;部分老人没有智能手机,刘海也会帮助他们用身份证进行登记;每当有学生和教师排队,他考虑到特殊性,协调师生到队伍前面,抓紧时间优先测核酸。
“有些排队的居民会抱怨,我耐心地向他们解释原因,大家也表示理解。优先测完核酸的学生和教师们,临走时还会对我们说:‘谢谢,辛苦了!’。疫情中显温情,大家的配合和一句句温暖的话语很让我感动,志愿者做得充满了力量。”
https://static.cdsb.com/micropub/HxhArticles/202209/10/c04e6f6261c80a84a3547e9959b9a3c7.html?wxopenid=oBCTzjiv-0t2hQrsbN1MWdAweU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