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脑并用  学做合一
陈毅

【喜迎十九大】献礼十九大,观影《十八洞村》——校党委宣传部组织全校师生开展观影活动

【时间:2017年10月23日 10:55】 【栏目:成工要闻 【来源:成工院管理员—宣传部】 【编审:党委宣传部】

作为迎接十九大的献礼影片,电影《十八洞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镜头对准了十八洞村的百姓,展现了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感人事迹。《十八洞村》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兼具的优秀作品。剧组通过扎实的采访、考察,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层农民最真实的生活现状搬上大银幕,用诗化的电影语言展现在国家政策指引下,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为农村老百姓带来的新气象。

为充分发挥影片的教育宣传作用,学校党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献礼十九大,观影《十八洞村》”活动,于10月21日、22日,组织学校一千余名师生前往太平洋影城观看《十八洞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精准扶贫”思想发源地贵州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牢记书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仅用了三年多时间,全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8313元。2017年2月十八洞村宣布成功脱贫摘帽,成为了全国精准扶贫典型。此次观影活动,同学们感触颇深,记者随机进行了采访。

2016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朱锡钦:这是一部跟精准扶贫有关的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角色就是杨英俊。因为他是一个很典型的农民的一个代表,他想脱贫,也想帮助大家一起脱贫。其实他心里有一团火,他就是那个能燃烧起火焰的那个秸秆。国家的扶贫人员帮他点燃了这把火,他这把燃烧的火,不光带领了自己摆脱了贫困的境地,而且转变了他两个兄弟的态度,使他们由悲观转向乐观。在杨英俊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乐观、善良。

2016级影视动画专业范红斌:自己以前做过一些功课,了解到国家在“精准扶贫”这一块一直在做工作。就像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一样,有很多公务员愿意深入基层去帮扶困难群众们,争取让每一个国民都脱贫。所以,我真的觉得国家的这些政策是十分的贴合困难群众。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到:要让每一个群众都有机会过上好日子,让每一个群众都能早日奔小康。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做到!

2015级通信工程专业王小荣:《十八洞村》中的主人公杨英俊是被“精准扶贫”的困难户。 “精准”不是喊口号、讲大话,而是将事物细分化、具体化,让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方法论中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精准”二字就是该方法的最佳诠释。影片中扶贫队的精准扶贫理念就是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处境、不同的时间段,全方位制定出相应的扶贫措施,让“十八洞村”旧貌换新颜。其实,不仅仅是扶贫需要“精准”,而且工作、生活、个人规划等方方面面皆离不开“精准”。

2016级工业设计专业孙海鑫:影片不像我想象中那么枯燥,开篇就被醉倒在苗寨的山林和梯田之中,但影片中山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却让人很难受,扶贫工作人率领众乡亲又打响了一场“精准扶贫”的翻身仗,要致富,不能只靠救济,还得靠自身的勤劳与智慧!“普普通通的坚持,往往是最伟大的。”贯穿全片的坚持,也让我记忆深刻,也是富裕的必要精神,还有乡村人民的朴素也值得我们学习。

本次活动得到四川峨眉电影集团的大力赞助。

(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