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脑并用  学做合一
陈毅

通识教育:大学招生的新名片?

【时间:2014年12月24日 11:26】 【栏目:教育信息 【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审:党委宣传部】

近十几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但是有不少大学生对通识教育并不十分理解,尤其是大一新生,选课时常常陷于盲目,学习则难免流于应付。本文在这里简单地讲讲通识教育的价值、目标,以及内容体系、学习方法,希望能对大学生尤其是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有所帮助。

知晓通识之用

通识教育的现代英文对应词为“general education”,意思就是普遍应当接受的教育。这种大学生都应当接受的教育究竟包含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教育?人们对此看法虽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

第一,进行人格和公民教育,让学生清楚自己的社会使命。大学教育本质上是知识分子的社会再生产,真正的知识分子应当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勇于社会担当。竺可桢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指出:“我们受高等教育的人,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虑、不肯盲从的习惯;然后在学时方不致害己累人,出而立身处世,方能不负所学。”“大学生不应如中学生时代之头脑比较简单,或者常赖被动的指示,而必须注意其精神的修养,俾能对一切事物有精细的观察,慎重的考虑,自动的取舍之能力。我们固不肯为传统的不合理的习惯所拘束,尤不应被一时感情所冲动,被社会不健全潮流所转移,或者受少数人利用。”

第二,拓展知识视界与见识,让学生具备不断学习的智慧。在当代社会,知识呈爆炸式增长。一方面,知识的高度分化造成了学科的文化断裂,而知识创新又需要学科的高度综合。因而拓宽知识视野,融合学科文化,发展批判性思维,成为大学生专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决定着其未来成就的高度。另一方面,知识半衰期缩短,知识折旧加快,个人职业转换次数增多,学会认知,学会判别和选择、整合和应用知识变得比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推行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形成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知识观,弥补应试教育造成的知识结构缺陷和能力缺陷,使学生学会学习,奠定长远发展的基础。

第三,涵养人文情怀与气质,让学生懂得思考而富于大爱。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了获得对别人和对集体的适当关系,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他们的疾苦。”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的理性,而且要有文化的自觉,不仅要有国际的视野,而且要包容文化多样性,善于与不同的人沟通。通识教育正是为这些素质的养成提供土壤。

学生们经常会提出一个疑问,通识教育会不会妨碍专业教育?其实,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是对立的。梅贻琦先生早年说过:“社会生活大于社会事业,事业不过为人生之一部分,其足以辅翼人生,推进人生,固为事实,然不能谓全部人生即寄予于事业也。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通识教育不以实际的功用与技能为目标,然而其无用之为大用。通识教育可以为专业教育提供更为宽广的视角,提供价值与文化的引领,使之超越学科局限、超越技术偏狭、超越工具主义的束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是绝对的分开,专业教育中也可以负载通识的意蕴。从理念上说,通识教育应当贯穿本科教育的全部,成为人才养成的灵魂。

选课当计长远

通识教育的实施可以通过正式课程,也可以通过非正式课程。正式课程也就是学校课程计划中所列的课程。国内大学通识课程体系多种多样,每个大学都会根据本校的实际来设置,目前比较多的是采用共同必修课程+核心课程+通识选修课程的模式。所谓共同必修课程,即所有大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课程,比如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核心课程则是根据各校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及人才培养定位,按一定的结构来设置的课程,其目标是为学生具备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秉赋提供帮助。它是通识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根据学科不同来设定选修要求,以实现知识结构的恰当组合。核心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建构核心的知识价值体系,奠定学生生涯发展的基础,打上本校的文化烙印。以复旦大学为例,目前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为六个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要求所有本科生四年中必须选修12个学分。现正在着手调整和完善,未来将增加一个模块:社会发展与当代中国。通识选修课程则是完全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来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它的任务是为学生拓展自由发展空间提供可能性。这三类课程都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只是功能有所侧重。

通识教育课程大多适于大学低年级选修,而低年级正是学生由高中到大学过渡阶段,学习方式还处于转型的适应期,学生对通识教育的目标任务了解还未深,所以对如何选修通识课程学生往往会感到迷惑。这里提出几点建议:第一,从兴趣出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当然,这种兴趣应当是发自内心的、出自本性的,而不应是狭隘功利主义的,要听从内心的呼唤去作选择。第二,注意知识互补。学文科的应选修理科类课程,学理科的应选修文科类课程。无论文科、理科,学生还有必要了解同类中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人文学科应了解社会学科的知识,理科应了解工科、医科的知识,反之亦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高中文理分科,高考实行“3+X”,学生基础知识结构残缺现象严重。选通识课要充分考虑弥补高中阶段的知识不足。第三,考虑扩展可能。哈佛大学过去对核心课程11个领域选修有一个规定,必须在与本专业关系最远的7领域各选一门课程。其假设的前提就是,学生初入大学,对自己究竟适合从哪方面发展、究竟对什么有兴趣,还不是很清楚,接触与专业关系较远的领域,一则可以拓展知识视野,二则有可能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擅长。现代知识创新往往是跨学科的,创新型人才往往是复合型的,最远选择有益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选课最要避免狭隘的功利主义思想。有的人只注重眼前有用或者与专业相关,其实是短视的,只看到眼前一定走不长远,只盯着专业相关的实用知识难成大事。也有的人只从不费力、好过关、容易取得好绩出发去选课,把通识课看作是营养课、娱乐课,那更是目光短浅,对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没有好处。学会选择本身,也是通识教育应有之义。在选择的过程中,学生在不断地认识自己、学会认知、学会规划未来发展。

重视第二课堂

从广义上讲,通识教育是一种理念,它应当贯穿在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即使从狭义上讲,通识教育的载体也不只是正式的课程,也包括非正式课程,即课程表以外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学习活动。用时下流行的话语说,就是第二课堂。就重要性而言,第二课堂的作用一点也不亚于正式的课程。生活即教育,好的校园生活能够实现教学做合一,促进学生的成长。在国外,一些大学把寄宿制与通识教育结合起来,就是要通过组织化的形态,使得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相互教育、自我教育。比如,不同家庭与文化背景、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混住,无形中就会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不同习性、不同专业、不同学习方式的理解,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与他人共处,学会团结互助。在国内,一些大学把寄宿制的优点与中国古代书院文化的意蕴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构建了通识教育的新组织形态——书院制。尽管书院制的组织方式不一,但是其精神是一致的,即以文化的熏陶来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复旦大学2005年成立复旦学院,所有本科一年级新生都进入复旦学院,一年以后再去各专业学院。复旦学院下又分为4个书院,各有自己的导师队伍,各有自己的活动和文化方式。2011年又试点成立了一个新的四年制书院,新生进入后直到本科毕业都属于这个书院,不再属于专业学院。为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全面的组织支持。2013年以后,复旦大学所有的书院都实行四年一贯制。

对学生而言,第二课堂的非正式课程同样有选择的问题。充当什么角色,花多少时间,参加哪样的社团,参与什么活动,值得认真思量。比如复旦大学的四年制书院,设有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有的同学积极参与委员会竞选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加深了对公民社会、法治社会意义的理解,对权力、权利、义务的认知有了真切的实践体验,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服务意识都得到提升。社团是第二课堂最重要的载体,在复旦大学的书院中活跃着几百个社团,在丰富多彩的社团生活中,学生们在体验着各式各样的社会认知,获得正式课程所不能得到的知识提升和能力锻炼。社团不止于娱乐、不止于交友、不止于休闲,社团的意义在于社会生活的历练、生活的教育。(熊庆年 作者系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中国教育报》2014年12月23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