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脑并用  学做合一
陈毅

严余松:在2017年春干部务虚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7年02月21日 16:04】 【栏目:学校领导讲话 【来源:成工院管理员—宣传部】 【编审:党委宣传部】

凝神聚力、克难担责、创新发展,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争做建设应用型大学的急先锋

一、关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这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次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要会议,是高校党的建设历史上的里程碑,为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做好高校各项具体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对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确保高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自觉地贯彻和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具体工作中。

要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各基层单位建设和发展中的引领、保障和凝聚作用,党建和各项行政事务不能是两张皮,基层院系的班子建设要加强。

二、关于学校总体认识

1、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心声

秉承百年传统、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应用型大学不仅仅是新建本科)。简言之,办应用型名校

2、学校发展的总体现状

负重爬坡、曙光显现:进一步艰难,退半步全垮。

3、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

千载难逢好机遇:国家全面改革、行业转型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及应用型发展,教育创新、百年基础及学校升本带来的发展平台。挑战很大、困难很多:高校竞争加强,行业及社会需求变化很大要求提高、学校资源及实力有限。

4、发展学校的基本方略

办应用型大学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抢抓机遇快速发展的紧迫动力,改革发展特色兴校的原本冲力,激励为主示范引领的内生引力,开放合作协同育人的社会助力,人才为本制度为要的核心竞争力。

以院系为主体的管理模式是学校的基本管理制度,院系不学校发展的着力点,更是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的基础和基本保障,要让院系有统筹协同动力和手段,也要有办法和空间,既要放权、更要加压。

5、学校发展的基本问题:理念、人才、文化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是基础,内涵很丰富,包括办学理念、管理理念、人才培养理念等,人才既指队伍也指学生,队伍既是教师队伍,也指干部队伍、管理队伍、服务队伍,都要建设好。文化包括学校的氛围、风气、精神境界、价值追求,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既有百年老校形成的传统优良的学校文化,也要有我国的传统中华文化,还要有培养、熏陶现代学子的现代科技、人文、艺术等方面的文化。

学校要成为全校教职工共同的事业平台和精神家园,发展学校不能仅仅靠利益驱使,更多的应该是愿景驱动,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理应有知识分子的气质,那就是引领社会、不唯名利,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要营造积极向上奉献爱校的精神风貌及氛围,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教师要自觉奉献,要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不要仅仅是向学校索取、向社会索要,要多问我为学校发展做了什么,要营造出关心员工、关爱学生、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四、学校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学校仍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主要表现在:

1、从专科学校到本科高校、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从专科教师到本科教师的转变无论是思想观念上、机制制度上、教育理念上还是在具体的行为上措施上都还不够主动和深刻,普遍存在理论上都认同,在具体行动中确又自觉不自觉地落入惯性、习惯的怪圈。

2、我校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创新引领新阶段新要求的步伐还不够快,对接地方经济发展对接产业技术进步需要的机制和模式还不够清晰。

3、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还不够聚焦、特色还没有形成、方案还不够落地,更没有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和成熟做法,与之相适应的应用型学科建设和应用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

4、教育教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体制机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在内的综合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还比较欠缺,相互间的支撑、协调与配合还很差,还没有发挥出改革就有的激励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校院(系)管理的整体机制和模式还没有产生,产教融合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和示范专业整体方案还没有出现,相应课程体系的改革和重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包括创新创业在内的学生能力体系还没有整体形成,因此学校改革的示范性引领还没有脱颖而出。

5、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还不够强,人才培养的成果还不够显著。

6、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及相应政策不够系统、整体性不够强,人才发展的环境条件亟待优化,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的机制制度尚不健全,学校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能力比较欠缺。

7、学校财力有限,时常捉襟见肘。办学条件改善的办法还不多、方式还不够创新。

8、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思想基础、制度基础还很单薄。开放国际的发展战略有待深化和强化。

9、党委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够到位,各级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10、学校顶层设计和谋划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部门、各系统的阶段性发展目标还不够清晰,整体协同能力亟待加强。

11、干部作风、机关作风转变不到位,本位主义、保守思想还有一定市场,干部的创新精神、担当精神还十分缺乏,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现象还比较普遍。机关管理效率低,办事流程复杂、协同性不高、规范性不强、办成事的思想还很比较弱。

12、全校各单位、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主动围绕学校整体工作、重点工作、关键性工作开展各自具体工作的精力、意识、能力、水平还不够,全校上下还没有形成浓厚的“勇于改革、锐意进取”的良好风气。

13、教职工对改革发展的期盼与改革的实际获得感之间还有相当的差距,与学生成长的期望还有相当差距。

五、关于干部队伍建设及学校当前具体工作

1、干部要从全局谋划,不能等靠要。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城,不谋一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学校领导及中层干部要善于谋划,对于自己分管和负责的工作,要有想法、有志向、有目标。只能等靠要,实际上是自己的能力、视野不够的表现。要注意的是,各位谋划的目标和思路,一定要与学校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相适应,不能偏向,更不能矛盾。人人发力、齐心协力”的“动车发展模式才是现代的管理工作模式,“各自为阵、各行其是”的观念已经落伍了。方向引领与目标牵引、学校发展目标的落实与部门院系目标、任务协同、

2、在推动工作的总体思路上要做到“行可殊途,心必归一”。在学校的全局性工作上,总体工作目标及思路上必须达成共识,形成一致,但在达成目标的方案和路径上可以有各自特点、可以有多种达成的办法。

3、干部必须树立起做好工作的整体理念,那就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这是一个整体。要学会和运用目标牵引式的工作思路与方法:目标引领、项目推动、难点突破、制度保障。

4、做干部就是要担责,就是要破解难题,要协同推进,这也是必须牢固树立的。现在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单打独斗完成的,尤其是改革发展中的困难。怕担责、不协同实际上也是干部能力和水平不够的表现。

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需要相关部门解决的问题,沟通协调达不成共识,甚至多次沟通均达不成共识、得不到解决,但本部门认真分析后仍认为可以解决或应该解决,此种情况下向校领导报告是特别告状吗?实际上,沟通和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方式,在沟通阶段、交流讨论阶段不存在告状、越级的问题,只有在做决策、审批具体事务时才有具体的流程,不能违背流程越级审批,也不能越级下达具体的指令。针对怕告状、怕越权、不报告、不沟通,建立定期报告制度(工作推进现状、存在主要问题、解决思路办法及方案)。

横向的沟通也是做干部的基本功,此项工作做的不好,说明你的基本功、基本理念存在问题,振振有词地埋怨他人就更是没有道理了。

5、要加强执行力,尤其是学校重大决策的执行力。执行力的好坏,是一个干部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表现,加强执行力要以目标和效果的实现为首要。

在执行力上要强调的是,各分管校领导、各中层干部要坚决贯彻执行学校的决策和部署,态度要坚决,执行要落实,不打折扣、不走过场。学校推进的深化改革的各项重要举措、做出的各项决策,都是学校党委集体班子的坚强意志,事关学校长远发展和前途命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个别干部有时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完全理解其战略意图和良苦用心,有时还表现出抵触情绪甚至是抗拒心理,这是非常不应该的,也是坚决不允许的。好干部就是要坚决执行学校的集体决策,即使有不同看法,也要坚持先执行到位,再通过正常渠道表达意见,而不是各行其是。

在加强执行力上,还要加强督察和问责,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遍。

6、具体事务的处理原则。围绕总体目标和具体规则来进行,不能机械、僵化地处理,更不能随意、就事论事地处理,要大原则有定力、非原则方面须灵活,当断则断,过多的犹豫和拖延只会使事情办得更糟。

7、干部要学会精力分配。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不能总是忙忙碌碌,要用二八定律来工作,用20%的精力处理掉80%的日常事务性工作、程序性工作,要用80%的精力来思考、谋划、分析、判断、把握总体工作的状况,研究相关环境的变化及其相应对策,解决剩余20%的关键性重大性问题。要增强把握全局的理念和能力。

8、持续强化干部的作风建设。要务实、高效、规范,要简化、优化具体事务的流程,2017年要确定为校园文化及工作作风建设年,思想理念基础建设、文化基础建设、作风基础建设(干部作风、机关作风、教风、学风)。

9、关于本科合格评估。不能为了评估而准备评估,也不能就评估说评估,评估是手段,是学校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强校才是目的,办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才是我们的目标,要统筹好这两方面的关系。以评促建、重在建设必须落在实处。

10、关于综合改革和创新发展。不能为改革而改革,为创新而创新,改革和创新都是过程、是手段,都是为了实现我校本科教育的转变和提升,都是为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服务的,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创新发展的关系,强化改革创新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确保我校向应用型本科发展的根本方向和目标。

结束语:

手脑并用学做合一乃立校之初心、办学之基石,融入行业服务地方乃发展之土壤、生存之归宿,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乃强校之长策、章程之要义,诸子同心方可积水成渊、积羽沉舟。吾辈同仁须长思之,长修之,恒依之,恒守之。恰逢千载良机,吾辈自当以舍我其谁之勇气抢之、拚之,上顺应国家之所需,下惠泽社会之所盼,吾校必大出也。岂可困于闲语、束于己利,阻于时艰、停于苟安?若此,则校基松、校力降、校机失、校势颓,校运终将衰也,可谓失道于业界众生,愧之于吾校先辈,何以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