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处主办,电气与电子工程系承办)
9月25日下午2:00,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黄卡玛应邀来到我校“百年校庆学术讲坛”。开讲前,朱晋蜀校长在校史展览馆与黄卡玛教授就我校的历史与发展等情况做了亲切交流。
2:30黄卡玛教授的“创新意识与方法”学术讲座正式开始,讲座由电气系霍平主任主持,电气与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的师生代表共240余人聆听了讲座。
讲座开始前由严明副校长致欢迎辞。严明副校长对黄卡玛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黄卡玛教授的简历及成果:黄卡玛教授是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微波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基础科研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法国The Institute National Polytechnique of Toulouse客座教授。黄卡玛教授1991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微波理论与技术博士学位。1991年至今在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工作。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在美国Clemson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现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国家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
讲座开始,黄卡玛教授通过鼠标键盘代工微小利润、发达国家人们生活富裕的切身体验,客观、生动地讲述了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学生要努力创新,而非仅是模仿、抄袭。随后,黄卡玛教授从牛顿、拉曼、瑞利等科学家的创造发明源于平时对事物的好奇,提出创新要有广泛的兴趣和敏锐的洞察力;从“磁场与鞋”、“微波的非热效应”、“树就是天线”等看似没联系的事物、现象中找出潜在的联系,指出创新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从自身学习经历强调创新要有强烈的欲望;从布鲁诺不畏被火刑烧死坚持“日心说”反对“地心说”,阐明了创新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从法拉第虽出身贫苦,但利用工作之余创造发明,强调智慧源于勤奋,并指出大学生一定要多去图书馆和实验室。最后,黄教授提出自信是迈向成功的基石,强调创新能力与智力无必然联系。
整场讲座持续近两个小时,黄卡玛教授结合电磁场和微波学科前沿,谈大学生创新意识与方法的培养。结合长期的射频微波电子学领域的科研实践成果和本科学生,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经验,介绍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思想的捕获以及如何把思想转化为课题,重点突出一个新字,观点新、方法新、形式新。其独到的见解和精彩的演讲博得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讲座结束后,黄卡玛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关于学习、创新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精彩解答。
最后,霍平主任做结束词,再一次对黄卡玛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并强调通过黄卡玛教授的经历充分证明科学研究精神可以在本科得以开发,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和灵魂,希望同学们能够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