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13点40分,伴随着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华中科技大学李元杰教授的到来,我校“百年校庆学术讲坛”在学术报告厅正式拉开帷幕。李教授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中国高等理工教育发展的两大支撑——文化与技术支撑”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科技处李纯副处长主持,学院相关部门领导和师生代表共240余人聆听了讲座。
讲座开始前由陈传伟副校长致欢迎辞,他讲到成都工业学院“百年校庆讲坛”是我院建校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十分荣幸地邀请到李元杰教授来为我们做首场讲座。陈校长简要介绍了李元杰教授的简历及成果:李元杰教授长期从事物理教学、引力宇宙论、非线性与量子光学的研究,2003年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4年以来受聘南方科技大学等全国十余所重点高校担任客座教授,为我国高校基础物理教学数字化和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讲座开始,李元杰教授首先回顾了我国50年代初片面职业化和专业培训的问题,指出现代的高等教育要回归教育自身的规律,强调只有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科学思维的训练、有效学习和研究方法的保障,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李教授还指明高校教育应经过继承、吸收、发展和创新四个环节,尤其是不能忘记继承,在继承我国5000年悠久的历史文明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和创新。李教授在讲到现在高等院校理工学生的培养上,着重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表示要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出版精品教材;李教授认为高等教育首先要给学生打好扎实的基本功,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基础课程;通过具体生动的实例,如三角形三边关系等,李教授阐述了隐含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需要建立的数学指导思想,强调教师应该深入总结课程应该有什么重要的思想,学生掌握了思想就会一通百通。最后,李教授阐述了数字教学新模式的教学思路、方法、特点,以及高校在数字教学过程中急需确立的基本观点和思路。
整场讲座持续近两个小时,李元杰教授独到的见解和精彩的演讲博得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讲座结束后,李元杰教授还同我校相关系部领导,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课等骨干教师一起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陈传伟副校长主持。座谈会上,李教授向各位老师展示了数字化教学改革的成果,并与我校教师探讨了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等问题,希望我校能在数字化教学改革中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